铭记历史忆先烈|中药青年以青春之名,四向发力传承抗战精神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5-09-16

 

为深刻铭记抗日战争的峥嵘历史,缅怀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厚植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2025 8 月上旬至 9 月初,菠菜导航担保网中药系紧扣铭记历史忆先烈,砥砺前行向未来” 主题,创新打造阅兵铭史敬英烈书”“地标寻踪悟今昔变”“笔墨寄情致英雄书”“绘忆历史展赤子心” 四大红色实践模块,组织千余名青年学子以学、写、绘、行” 四式联动,在暑期课堂理论学习与社会大课堂实践体验的深度融合中,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中药青年心中立正敬礼、薪火相传。

阅兵铭史敬英烈书

中药系分团委书记林倩老师以线上专题课为载体,借助九三阅兵的震撼画面,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寄语,从铁甲洪流的磅礴气势、徒步方阵的铿锵步伐、空中梯队的翱翔姿态三个维度,深入剖析抗战精神的时代内涵与传承意义,号召全体中药青年将炽热的爱国情、强国志,融入中医药事业复兴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伟业中。

课程中,26 名学生干部结合自身感悟连麦分享,从 “抗战时期中医药工作者的救亡行动” 谈到 “当代中药学子的专业使命”,真挚的发言引发全场共鸣。直播间内,“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的弹幕持续刷屏,红色信仰在云端传递,爱国热情不断升温,让每一位参与者都在沉浸式学习中,坚定了以青春之力传承抗战精神的信念。

 

  0e301f1b7bc78c24ebe78fe88ff90e6ce40a2299531253cd92ad597d644407

   91de85367bb0d69fa286119b3fa4aa1

 

笔墨寄情·致英雄书

“以信为媒,跨越时空与英雄对话;以笔为刃,镌刻当代青年的使命。” 在笔墨寄情致英雄书” 活动中,同学们将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对今日山河无恙的自豪之感,尽数倾注于笔墨之间。他们在信中致敬先烈冲锋陷阵的号角,描摹如今国泰民安的盛世图景,更在落笔的瞬间,深刻读懂了牺牲” 二字的重量 —— 那是先烈用生命为代价,为后世换得和平的壮举。

 

绘忆历史·展赤子心

“以海报为卷,绘就抗战岁月的烽火;以色彩为语,诉说今昔巨变的荣光。” 在绘忆历史展赤子心” 活动中,同学们发挥创意与巧思,用手抄报、主题海报等形式,勾勒出抗战时期战士们冲锋陷阵的英勇身姿、民众们支援前线的热血场景,更以今昔对照” 的手法,描绘出如今高铁飞驰、航天探月、乡村振兴的繁荣图景,将对先烈的敬意、对历史的铭记,尽数融入每一笔色彩、每一个画面。

 

 

地标寻踪·悟今昔变

“走进红色地标,触摸历史温度;感悟今昔巨变,坚定复兴信念。”“地标寻踪悟今昔变” 活动中,同学们就近探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碑、古田会议旧址等红色场所,将现场拍摄的影像、撰写的感悟同步至云端,让更多人透过屏幕,看见旧枪痕与新繁华的对比,看见静默碑刻与青春面庞的交映。

 

 

    踏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肃杀扑面:冰冷数字、斑驳实物、幸存者凝视,把1937的寒冬重现。三十万不是统计,是民族伤痕;“万人坑”泥土下,历史几乎令人窒息。这座以苦难砌成的纪念碑提醒:和平有价。走过触目惊心的展厅,我愈发确信:国弱则民殃,自强才有尊严。今日南京的安宁,是穿越血火得来。打卡不应只是标记足迹,更要深化认知——铭记,只为悲剧不再,和平永固。

——24中药1班陈晶宇

 

 

 

肃立烈士纪念碑前,仿佛听见冲锋号角。先烈以血铸山河,换得今日和平。仰望丰碑,更懂幸福来之不易;铭记,只为接力自强,让祖国因我们更强。

——24中药2班廖小风

 

 

踏访古田会议旧址,青砖黑瓦,封存1929年寒冬的霹雳。标语褪色、桌椅简陋,却在此定格“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破晓。硝烟散后,青山无言,而信仰有声:复兴之路始于困顿中的抉择。打卡一瞬,回望百年,接过初心,即是对和平最庄严的守护。

 

——24中药3班郑子涵

 

从“九三”铁流到古田星火,从南京祭墙到线上书信,我们把“铭记历史忆先烈,砥砺前行向未来”写进每一次打卡、每一封手书、每一幅彩绘。中药青年将继续赓续红色血脉,以岐黄仁心激荡强国志,在复兴巨轮上再度击楫中流,让先烈的梦想在“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里绽放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