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就“四史”(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召开了座谈会。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创新思政理论课中增加“四史”教育的内容以及对“四史”教育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座谈会上,马院院长包有或教授首先介绍了举办此次座谈会的背景和意义。他提到,目前各高校都高度重视“四史”教育,开展专题研讨,明确“四史”教育的工作安排,制定授课计划和具体要求。菠菜担保网党委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将“四史”教育纳入“三全育人”教育的工作制度以及学校思政理论课改革与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他就如何做好思政理论课教学增加“四史”教育提出了三点看法:一是把握“四史”教育的政治本质,引导学生透彻学习理解和把握科学内涵,提升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二是在“四史”教育中有针对性地将“疑难问题”单列,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联合攻关并付诸教学改革的实践,收获明显的教育教学效果;三是把握“四史”教育的时代性,“四史”教育要充分安排一定的学分和学时,在课标、教案和课堂授课中反映时代内容,切实把“促进立德树人和学生全面发展”付诸教学实践。

座谈会上,马院副院长高凤妹教授及其他教师分别发表了己见。他们结合自身所授课程,分享了有关将“四史”教育引入课堂的做法。普遍认为:“四史”教育,内容十分丰富、系统庞大且逻辑严密。学习“四史”不能止于零散的学习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意义,而是要掌握历史背后的语境和发展规律,要擅于在历史的学习中进行理论总结提升,要将对历史的学习和辩证思考分析相结合。关于课堂的“四史”教育,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鼓励学生更多发掘家乡的红色文化,参观考察红色基地,在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中完成“四史”教育。作为教育者有必要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进行长远的规划与设计,使“四史”教育真正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让思政理论课入眼、入脑、入心,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用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