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3月份以来,菠菜担保网以“中华一家亲”为主题,依托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大力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增强学校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大力营造“中华一家亲”的浓厚氛围,确保主题月活动取得成效,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高质量发展。
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
一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各级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大力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提高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政治站位。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和分级部署,第一时间制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活动方案》,进一步明确活动要点,确定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迅速精准摸排全校少数民族学生基本信息,做到底数清楚,心中有数。三是校系两级制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宣传栏,依托LED显示屏每日滚动播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铸牢党员干部、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是积极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网络空间,加强网上舆论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10期、讲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10期、传播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二级系部同步设立微信公众号宣传专题。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持续开展网上专项整治,未出现网络安全不良事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清朗网络空间。
突出主题特色,积极营造良好活动氛围
各党总支、团委组织开展“守望相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次主题党(团) 日活动”、一次主题文创作品展示活动、一次主题演讲活动,以“中华民族一家亲”为系列主题团日活动,不断引导青年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促进者、维护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生党史学习读书社成员在主题活动中,畅谈民族团结问题的心得体会,有效增强民族文化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中药系主题团日活动,涵盖讲民族团结故事、唱民族团结歌曲、观看民族团结影片、绘民族团结海报等模块,让学生深入了解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深化对民族团结工作的认同感。药学系系列主题活动通过主题团课、主题班会、手工制作、主题朗诵等形式进行,强化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营造良好的校园民族团结氛围,有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健康食品系精细策划“学理论、讲故事、诵经典、习书法” 等主题月系列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在知行合一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建美好生活。康复保健系通过主题云团课、专题学习、DIY手绘、关怀少数民族青年学子等形式,响应校党委行动号召,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加深了青年学子对共同体理念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了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健康管理系开展由理论学习、讲述民族团结故事、抗疫实际分享三部分组成的线上主题团日活动,让团员青年从理论学习中体会民族团结精神,在抗疫实践中感受民族凝聚的力量。



线上主题党(团)日活动


学生DIY手绘作品


学生文创作品


书法艺术进校园活动

民族科普宣传
坚守课堂主阵地,持续强化日常教育引导
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一是组织集体备课学习研讨会。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同绘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壮美画卷”专题,开展思政课程学习交流与研讨,形成统一教学规范,更好更深入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融入课堂教学中。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同绘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壮美画卷”专题课,通过观看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感人故事、民族事业取得进步图片成果展等方式,以润物细无声方式实现民族意识共同体自然萌发。二是发挥思政课程优势,持续融入课堂教学。发挥思政课的课程体系优势,持续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纳入到课程体系中、融入到教学中,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的对象全覆盖、内容体系化、课程规范化和制度化。
组织统战部